长城和奇瑞反着干,所以长城赢了,而奇瑞输了
谈及奇瑞,我想那便是铺天盖地的发动机品质如何如何好,造车工艺怎么怎么棒等一系列夸奖之词,的确,作为一名汽车小编,我确实也认可这些对于奇瑞的称赞,并且我也认可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咱们还不得不说一个事实,那就是奇瑞的销量确实不怎么样
这是一份2016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量图,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奇瑞2016年的销量仅为36.3万辆,仅比众泰汽车多出了3.3万辆,这样的销量数据,别说是奇瑞老总,就是消费者也不满意,而人口皆碑的奇瑞到底就为何如此失败?
曾经的辉煌
在分析失败的原因之前,咱们先来看看奇瑞以前到底有多么成功,奇瑞汽车于1997年成立,在1999年下线了第一辆车,而到了2007年就下线了第一百万辆车,并且还蝉联过十年的自主品牌销量冠军,那个时候的奇瑞,就是自主品牌的霸主,而长城,吉利就是彻彻底底的手下败将,而自2009年以后,奇瑞汽车丢失主品牌销量冠军的宝座,而时至今日,早已不是吉利长城的对手,并且差距还不是一点半点。
到底如何走向失败?
对于现在奇瑞的失败,不少人都错误的认为是奇瑞旗下车型尺寸太小,或者是外观太丑,再或者是不会营销,这些或许是一些表面原因,但这些失败因素连我们都能看到,那奇瑞就看不到?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绝不在此。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奇瑞自己的发展定位失误,才导致了今天的结局
奇瑞汽车蝉联了十年的自主品牌冠军,所以对于现状自然是不满足,而看看国外大众,丰田,等品牌,哪一个旗下不是拥有众多子品牌,所以后来的奇瑞旗下也是分解出来了开瑞,瑞麟,威麟等品牌,再加上后来的凯翼,观致等品牌,奇瑞旗下子品牌确实有点多,奇瑞想以此成功,但是无疑这恰恰让其走向失败。
不能说多品牌战略就会走向失败,比如大众,旗下有斯柯达,奥迪,宾利等众多品牌,大众是多么辉煌,而大众作为一个百年车企,其拥有相当深厚的品牌文化沉淀,丰富的技术积累以及充裕的资金支持,而反观奇瑞,一个成立十余年的车企,且不说那时国产车还没现在辉煌,在自身影响力不足的情况下,成立发展了如此多的子品牌,旗下子品牌的发展境况自然就更不如意了(可以看看这几个旗下品牌的销量,哪一个销量不是惨不忍睹),且不说发展这些品牌而投资的经费问题,就说一个奇瑞,要供给这么多品牌的成长,各种系列的车型,各种系列的发动机,奇瑞到底需要投入多大的精力来研发,一个建厂十余年的奇瑞我想自然无法承担
要为每个品牌单独研发,那自然是奇瑞无法承担的,所以拥有众多品牌的奇瑞就出现了共用平台,共用发动机的问题,且不说消费者难以接受换个标就不同价格的做法,同样的平台,同样的发动机导致了两款车型必定会有大部分的几个重叠,所以自身的内部竞争尤显激烈,所以还没和别家竞争,自己先把自己给争死了
专注SUV走向成功的哈弗
而反观长城,恰好就是和奇瑞走的截然相反的道路,在尝到了SUV带来的甜头之后,长城果断放弃了当时月销可达3万的长城C30,专心投身于SUV领域,而如今的哈弗品牌是中国SUV领域的霸主,而2016年销量更是仅次于长安之后,今年更是有全新高端品牌WEY的问世,一个同样专注于SUV领域的品牌,上市之后的风头就压过了观致,而长城更是有SUV不做到世界第一绝不涉足轿车领域的豪言,可见专注于SUV领域的长城成功了,而和长城反着干的奇瑞,失败了。
最近奇瑞也是亮相了旗下技术相对先进的发动机,很多人都是称赞奇瑞赚的钱都拿来研发了,其实小编有些不同意这个观点,我更想说,奇瑞应该是把赚的钱拿给其他品牌亏了(观致累积亏损达到多少了?),要不然以奇瑞称霸自主品牌十年之久,赚的这些钱专注于奇瑞一个品牌,现在哪还有吉利,哈弗的戏?但是这些品牌既然已经存在,手心手背都是肉,奇瑞那也自然不愿丢弃,所以也就造成了奇瑞如今的窘境。
一个本就影响力不够的品牌,还要支持这么多品牌的发展,谈何容易?所以长城和奇瑞反着干,所以长城赢了,奇瑞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