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分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深圳 [切换]

      怕影响孩子的专注力?什么时候可以打扰孩子!

      2019-02-25 11:31:12发布,长期有效,62浏览
    • 置顶
    • 定时刷新  |
    • 收藏  |
    • 举报  |
    • 学费价格:1
    • 区域:南山 西丽
    • 信息详情
    说起专注力,相信大家现在都已经知道了不打扰的重要性,孩子在认真玩时,不要在旁边问七问八的。

    可是,又有问题来了,明明大人和孩子的互动也很重要啊!到底什么时候不打扰,让孩子自己玩;什么时候又该和孩子互动呢?

    编辑

    乐高活动中心

    状态1:不投入

    这是最低的投入状态。孩子既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某个东西上,也没有在和谁互动。

    举例:

    把积木从盒子里倒出来,扔得满地都是,但眼睛并不看向积木,显然拿出来不是为了玩。

    大人吃饭聊天时间过长,期间不理会孩子,孩子在一旁敲盘子、碗、扔勺子、大喊以打断大人说话。

    什么都不做,躺在地上吃手,也不回答大人的问题。

    建议:

    孩子之所以表现出无所事事的状态,很可能是周围环境没有满足TA的游戏水平,这时大人为孩子提供适合他们游戏水平的材料,并向孩子示范一些游戏方式,支持TA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助于帮助孩子脱离无聊、不投入的状态。

    切忌:

    把孩子此状态下出现的行为定义为“问题行为”,这样做反而会强化不投入的状态。

    批评和威胁孩子,把他的问题行为说给他听(你又扔积木!你为什么老是乱扔积木?不许扔!);惩罚(打骂孩子,把积木收起来不让玩了等)——所有这些负面强化行为都没有教育意义,它并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想让孩子做到什么,我们做给TA看,或者和孩子一起做才是最有效的。

    所以,当孩子处于此不投入的状态时,就是时候父母介入了。

    编辑

    乐高教育

    状态2:一旁观看

    孩子观察别人正在做的事情。

    举例:

    小区一个孩子在玩平衡车,另一个孩子站在远处专注地看。

    妈妈在晾衣服,孩子在一旁专注地看。

    别小看了这个旁观的状态哦!大家有没有发现,有时候孩子可以专注地盯着一个东西看很久,尤其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里。其实,这就是孩子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好奇的一个重要信号。TA的大脑正在处理眼睛看到的信息,但是行动上又还没有勇气加入。

    如果觉察到孩子在看,我们应有意识支持孩子的投入水平提升到下一等级:在尊重孩子专注的观察状态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尝试让孩子加入语言和行动互动。

    建议:

    比如当妈妈晾衣服孩子在看,与其说:“我在忙呢,你去一边玩去吧”,不如趁这个机会和孩子聊一聊你在做的事情:在晾洗干净的衣服,谁的衣服,什么颜色的,什么质地的,什么种类的,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要晾衣服等等。当你这样做了,孩子的投入水平就从旁观一下升到了被支持(状态4)。或者即便不想讲话,也可以把几个夹子递给孩子,问TA要不要夹衣服,孩子玩得起劲了和你交流分享,你再回应TA,就是非常高质量的亲子互动啦。

    编辑

    乐高活动中心

    状态3:只关注物体或人

    “只关注物体”指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一件物体上,比如自己在玩拼图、火车、甚至钥匙等,没有别人参与。

    举例:

    “只关注人”指的是孩子专注地和某个人互动,比如挠痒痒、聊天、一起唱歌,但手中都没有拿任何东西。

    状态3其实已经是孩子专注力的体现。然而,对于低龄孩子来说,这类活动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容易结束。为了防止孩子很快进入“不投入”的状态,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在该状态结束前介入,尽量延长投入状态的时间。

    建议:

    比如眼看着孩子就快要抛弃手里的钥匙,寻找下一个目标时,说:“你刚才和钥匙玩什么了呀?玩给我看一下好吗?你觉得钥匙可以用来干什么呀?你有没有试试把这把钥匙插到另一扇门里,看看能不能打开?” ——扩展同一个玩具的玩法。再比如孩子已经自己拼完了一副拼图,不想再拼的时候,那不如介入和TA聊一聊拼图上的图案,最喜欢玩哪类拼图,或者把拼图换个玩法。大人的适时介入一下就把状态3提高到了状态4,预防了无聊状态(状态1)的出现。

    编辑

    乐高教育

    状态4:被支持

    孩子和大人一起玩一个玩具,或探索一个物品。需要大人主动发起对话和提示游戏方法,孩子愿意模仿大人的行为,跟随我们的思路和节奏。

    举例:

    妈妈说:“我要搭一座城堡!”(看了看孩子,没应声)妈妈继续:“你要不要和我一起搭啊?”或者“我需要块蓝色的积木,你能帮我找一个吗?”孩子把蓝色的拿来,妈妈说:“谢谢你!你找得真快!下一个搭什么颜色的呢?”孩子回答:“黄色!”妈妈:“给,这里有一块黄色的,你来搭吧,我们轮流!”

    小一点的宝宝来说,这类游戏包括手指谣(手里拿着道具),我唱你听,还跟着大人做动作;玩球,由大人主导推过去推回来。

    编辑

    乐高教育

    状态5:主动协调

    孩子和大人(或同龄人)一起玩一个玩具,或探索一个物品。孩子积极主导对话和游戏进程,大人跟随TA的思路和节奏(或根本不需要大人)。

    举例:

    孩子主动在小厨房上烹饪了起来,往锅里放了好多蔬菜,用铲子炒啊炒,嘴里还问:“妈妈,你想吃什么?番茄还是黄瓜?”妈妈答:“我想吃番茄。”孩子:“给,妈妈,你的番茄做好了。小心啊,有点烫,慢点吃。妈妈你还想吃什么啊?茄子?”找了一下没有,孩子又主动说:“我可以去超市买。”然后就假装到了超市,对着空气说:“我要买茄子,这是钱,谢谢,拜拜!妈妈你的茄子做好了!”——整个游戏是孩子自己主导,家长只需配合孩子。

    低龄小宝宝也是可以进入这个程度的投入状态的。如宝宝非常开心地主动把盒子里的积木都倒出来,又放进去,时不时还摇晃一下盒子,引起我们的注意,对着大人笑。

    编辑

    乐高培训

    重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问题,不打扰重要吗?重要,但也要分情况。如果孩子独自玩时,只是这玩一下,那玩一下,每个玩具停留的时间都很短,表面上看孩子玩得很“专注”,实际上这种安静的玩耍对专注力培养也没有好处。

    这时候家长如果能介入,支持孩子在一个玩具上增加投入时间,反而更有益处。要不要“打扰”孩子,还要根据TA的投入状态来决定。帮助孩子从低投入状态进入到高投入状态(由1到5),其实是正确的“打扰”方式,有助于专注力的培养。

    研究显示,0-8岁孩子的投入状态与日后问题行为、学习成绩都相关。帮助孩子多进入到投入状态,形成良好的专注力,是我们为孩子进入学校学习打下的坚实基础。

    想了解更多或者预约免费体验课咨询乐高教育教育网:www.szlego.com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易分网看到的,谢谢!

    首发网址:https://www.fenl161.com/sz/youjiao/108075.html
    查看全部深圳婴幼儿教育信息
    发布一条深圳婴幼儿教育信息
    • 您可能感兴趣
    • 深圳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