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申报系统设有申报截止日期,此截止日期是指申报者完成内容填报,并进行第一次提交的日期。不包括提交后评委会要求后续修改提交,申报者必须在此日期24点前完成第一次申报提交,否则将无法参加今年的评审。
(2)对2002年(含)以后取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学历、学位,以及2014年(含)以后在本市中评委通过评审取得的工程师职称,申报人可不用上传相关证书信息,评委会将通过职称申报系统进行联网查询。
(3)工程系列评审中项目情况是考察申报者工作业绩的重要的依据,因此,项目情况是必填的内容,注意填写的工程项目必须是取得中级工程师以后完成的项目,并且所列的立项单位、项目经费等所有内容都必须填写完整,最后需提交的附件内容包含项目立项报告、验收报告、获奖证书等(可打包成一个压缩文件提交)。项目论证结论填写时必须与验收报告结论相一致,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不得随意填写“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等申报人的主观结论。
(4)“专利、课题”一栏中填写的专利必须是已经授权的专利,处于受理或公示阶段的专利都不作为评审依据,请勿填写。且专利必须提供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授权证书;需以发明专利进行学历破格者需提供第三方(专利使用方)出具专利应用情况证明。
(5)事业单位的申报人须提供事业单位缺额申报的证明,并由本单位人事部门和上一级(局级)人事部门的盖章确认。
(6)“工作业绩”栏中的个人工作业绩填写后,请将该文的word版也上传至该栏的“附件”中,以便专家评阅查看。
(7)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不再作为申报本专业职称的前置条件,因此,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为非必需提供的材料。由申报人自愿提供。但是,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学习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技术人员综合能力素质的体现,因此,申报人如有能证明自已外语水平材料(如外文论文、GRE、雅思等)和计算机能力水平的材料(如各类计算机培训考核证书、软件著作证明等)也可自愿提供,供专家在评审时参考。这些证明材料请压缩打包后放在“附件资料”栏中。
(8)作为对申报人的一个基本情况的了解,请申报人填写“基本信息”栏时除必填项外,以下信息必须填写:a、基本信息栏中“现从事专业”、“取得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专业技术资格)名称”、“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取得时间”;b、工作经历中“职务(岗位)”、“证明人”;c、论文专著中发表栏内未发表论文亦须填写“撰写日期”、字数必填(不少于2000字)、论文要求独立撰写排名处填“独立撰写”、;d、其他需证明的材料均上传至附件资料中,《制证信息表》电子档上传至附件资料中。若空缺,评委会和专家在评审时将视此项为“无”。
(9)申报人完成第一次提交后,要经常登录申报系统查看评审进程,若出现评委会退回的状况,请抓紧根据评委会提出的修改、补充材料要求进行修改,并勿忘修改后再次提交。未在评委会通知日期前完成修改并提交,视为放弃今年评审。
评委会办公室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对通过初审人员分配受理号,拿到受理号的申报人员递交书面材料。初审未通过的,通过职称服务系统告知申报人。
说明:不写明单位核实意见或不加盖公章、负责人签章的,作不受理申报材料处置。
以上9点,就是上海工程师职称应注意的几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易分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