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增高神话”不可信长个子需要好心情
1.能增高的保健品我没见过
记者:孩子个矮,最上火的是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再拔高几厘米,家长们不惜试用各种方法。这时候,打着“增高”旗号的保健品最容易吸引他们的眼球。请问现在到底有没有吃了能长高的保健品?
齐春玉:能增高的保健品我还没见过。现在一些商家常宣传自己的产品含这素、那素,能促进身高。我是研究激素的,倒想请他们好好讲讲他们那些“素”的增高原理。其实,国家药监局只在1998年批准了生长激素用于“侏儒症”的治疗。至于保健品,它属于食品的范畴,只能起到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想要用保健品替代药品起到治疗作用,是绝对不可能的。
至于某些加了性激素的非法产品,虽然短期内可以使身高有一定的增长,但是性激素会加速骨骺闭合,缩短长个时间,不利于最终身高的增加,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是绝不可取的。
2.遗传是个重要因素
记者:有一种情况似乎颠覆了遗传规律,那就是两个矮个儿父母却养出一个高个儿孩子。很多人认为这是营养的功效,于是想方设法给子女进补。这种认识正确吗?
齐春玉:不完全正确。营养对身高有影响,但遗传因素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父母矮、孩子高,这种情况并非与遗传无关。如果追问这些矮个家长他们父母的身高情况,其中必有一人是高个。从遗传学角度讲,一个人的遗传基因中,父母基因各占一半,哪一半势力强,这个人便呈现哪方基因的特征,也即我们常说的“像父亲”或“像母亲”。在这些矮个儿家长身上,高个基因和矮个基因各占“半壁江山”,不过是矮个基因势头更强,成为“显性”基因。当他们的基因遗传给孩子时,情况又发生了变化,高个基因这回占据上风,由“隐性”转为“显性”,孩子的生长潜力增加了,个头就比父母高了。
3.营养过剩也会影响身高
记者: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身高,要么不停增加营养,要么放任自流,认为到了青春期自然会蹿上去。这些认识是否科学?
齐春玉:不科学。这是两种误区。人的身高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方面因素影响,父母的身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决定了孩子大部分的生长潜力。但是,如果后天比较注意,营养、运动、睡眠等环境因素调理得好,遗传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孩子身高就能超过父母。
作为一个后天因素,“营养”的关键词是“均衡”。要保证孩子各种营养素的充分供应,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样化,但要避免营养过剩。营养过剩会促使孩子性早熟,性早熟的后果是主管长个的骨骺过早闭合,孩子过早停止长个,自然会影响身高。因此,加强营养要科学、适度。
把孩子“矮小”当成“晚长”,也是一个误区。人长高主要是长骨末端的软骨―――骨骺在不断生长:新的骨骺生出后,老的骨骺转化成骨头,如此周而复始。到了一定年龄,这种运动就停止了,骨骺关闭变成硬骨,个子就不再长了。门诊中,我们遇到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总以为孩子发育前不必操心他的身高,只要发育时能“蹿”上去,就没问题的。等到孩子该“蹿”的时候却没有“蹿”时,他们才开始着急求医,这时由于孩子的骨骺已经闭合,治疗时机已经错过。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拨打合肥仁爱中医医院的免费服务热线:0551-62991611,也可添加微信号:LFY594222,进行咨询哦!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易分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