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买方可以是一个签有进口玉米或豆粕合同的贸易商,也可以是一家购买大豆用于压榨的压榨企业。在未来某个时间,他们将以当时的价格买进农产品。用期货术语来说,大宗商品买方在现货市场拥有天然“空头”头寸。他们容易受到价格意外上涨的影响,其对冲策略是买入相应的期货合约。
鉴于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征收关税,农业市场最近尤其动荡。在全球大豆贸易格局的不确定性影响下,大豆和豆粕的价格波动增加了大宗商品买方的风险敞口。
期货套期保值是如何服务大宗商品买方的?
对大宗商品买方而言,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原理很简单。基本操作是,先买入期货合约,即期货术语中的“开仓”,之后再“平仓”。平仓时间为农作物实际购入的时间,也就是现货市场交货的时间。因为实物交货后不再需要价格保护,所以期货合约需要平仓。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定现在是3月,你有一份6月购进一批玉米的合同1。这个季节的玉米收成预计会很好,但意想不到的地缘政治事件可能会导致玉米价格在6月份装运时飙升。此时此刻,你可以锁定玉米价格,以免利润率受到玉米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
假定2018年3月1日,CBOT 玉米期货7月合约的价格为3.93美元/蒲式耳。作为进口商,你对这一价格水平感到满意,因而买入CBOT玉米期货7月合约,将玉米现货的最终购进价格锁定在每蒲式耳3.93美元。用期货术语来说,此时你持有了一个“多头套期保值”头寸。
到了6月14日,关税战并没有对玉米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当你向卖方付款时,玉米的现货价格和7月期货合约价格都跌到了3.63美元/蒲式耳。此时,你以3.63美元/每蒲式耳买进玉米现货。因为最初期望是支付3.93美元/蒲式耳,所以在现货交易中你获得了0.30美元/蒲式耳的收益。
同时,你以3.63美元/蒲式耳的价格卖出玉米期货7月合约平仓。而期货买入价为3.93美元/蒲式耳,因此你在期货市场上损失了0.30美元/蒲式耳(3.63 美元-3.93美元)。由于期货交易上的损失抵消了现货市场上的收益,最终实现了以3.93美元/蒲式耳的价格购买玉米的期初目标。
套期保值就像买保险,目的不是赚大钱
当然,如果进口商没有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他可能会在现货购入时获得每蒲式耳0.30美元的额外收益。但是,如果同期玉米价格飙升,他购买玉米就存在亏损的风险。
这就是套期保值的功能。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锁定采购价格,使进口商的利润率更加稳定。同时,放弃从可能的有利价格变动中获得的潜在收益,降低总体价格风险。
不同情景下套期保值的结果汇总
1.CBOT上市的玉米期货合约月份为3月、5月、7月、9月和12月。因已假定这批货是在6月装运的,因此用7月月中到期的期货合约可以完全对冲风险。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易分网看到的,谢谢!